【数据】中国内地商品衍生品成交量稳步增长

来源:期货日报 发布:2022-03-23 14:11:53

中国内地商品衍生品成交量稳步增长,金融衍生品发展空间广阔

国际期货业协会(FIA)汇总的全球85家交易所成交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期货和期权成交创建了625.85亿手的历史新纪录。对相关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显示,中国内地商品衍生品成交持续增长,在全球商品衍生品成交中的占比持续大幅提升,稳居全球商品衍生品成交首位;全球金融衍生品成交火爆,增量占比2021年衍生品增量的93.7%,其在衍生品成交中的占比已提升至83%。从目前市场交易结构来看,与美国、印度和巴西这些金融衍生品丰富、成交量较大的国家相比,中国在金融衍生品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2020年相比,中国内地衍生品成交量增长了22.1%,成为推动全球成交创建历史新高的又一驱动力。新兴市场中的印度和巴西出现高速增长,主要受到股指期货与期权产品成交激增的推动。两地金融衍生品成交增量贡献了全球衍生品成交增量的72.5%份额。中国内地市场的增长依然是受到商品期货成交增加的推动。2021年中国内地期货和期权累计成交量为75.14亿手,同比增量为13.61亿手,占全球期货和期权总成交量的12.0%,较2020年13.1%的占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中国内地期货成交量为72.69亿手,占全球期货成交量292.75亿手的24.8%,较2020年23.6%占比提升了1.2个百分点;中国内地期权成交量为2.45亿手,占全球期权成交量333.09亿手的0.7%,较2020年0.6%占比提升了0.1个百分点;就商品类而言,中国内地商品期货和期权成交73.92亿手,占全球商品期货和期权105.93亿手总成交量的69.8%,较2020年62.9%占比提升了6.9个百分点;中国内地商品期货成交71.77亿手,占全球商品期货100.98亿手总成交量的71.1%,较2020年64.3%占比提升了6.8个百分点;中国内地商品期权成交2.15亿手,占全球商品期权总成交量4.95亿手的43.4%,较2020年28.6%的占比提升了14.8个百分点。

[1][内地交易所商品衍生品成交位列全球前三]

从2021年全球交易所商品衍生品成交排名来看,整体排名保持稳定,中国内地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均表现突出,占据了商品衍生品成交排名的前三位。郑商所从2020年的第3升至第1。郑商所、上期所、大商所分别以25.82亿手、24.46亿手、23.64亿手的成交量位列第1、第2和第3,增幅分别达到51.7%、14.9%和7.1%。2020年排名第4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集团以10.35亿手的成交排名保持稳定,成交下降9.5%;2020年排名第6的洲际交易所(ICE)以8.48亿手的成交量位列第5,降幅为1.2%。2021年莫斯科交易所(MOEX)成交量为7.19亿手,降幅16.4%,排名第6。

印度尼西亚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ICDX)、巴西交易所(B3)和郑商所分别以63.5%、56.5%和51.7%的增幅位列商品衍生品成交增幅排名前三。

从全球交易所商品期货成交排名看,郑商所、上期所、大商所分别以25.00亿手、24.15亿手、22.62亿手的成交量位列第1、第2和第3,增幅分别达到50.5%、14.1%和5.2%。2020年CME集团以8.91亿手的成交保持第4,成交下降10.3个百分点;2020年排名第6的洲际交易所以7.49亿手的成交位列第5,微降1.8个百分点。莫斯科交易所2021年成交7.13亿手,降幅16.1%,排名第6,较2020年下降了1位。

巴西交易所、印度尼西亚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和郑商所分别以74.1%、63.5%和50.5%的增幅位列商品期货成交增幅前三。

从全球交易所商品期权成交排名看,CME集团以1.43亿手成交继续保持第1,但较2020年下降3.7%;大商所以1.02亿手成交首次超越洲际交易所,跃居第2,而洲际交易所成交0.99亿手,排名下降1位。郑商所、上期所分别以0.82亿手、0.30亿手的成交量位列第4和第5,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增幅分别高达164.1%、104.7%和78.6%,位列增幅榜的第3、第4和第5。印度多种商品交易所(MCX)和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分别以480.4%和246.6%的增幅位列增幅榜的第1和第2。

[2][美国商品衍生品成交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中国内地商品衍生品成交年来稳步发展,从上市的品种数量及工具类型而言,呈现加速趋势;从总体成交而言,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在国际商品衍生品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就成交量而言(按FIA的手数统计指标),连续多年位列全球商品衍生品市场首位,与美国商品衍生品成交量持续下滑形成反差。

从2018年至2021年,内地商品衍生品的成交量从30.01亿手上升至73.92亿手,全球占比从49.60%提升至69.79%,成交总量翻了2.5倍,增幅246.3%。与此同时,美国商品衍生品的成交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18年的14.94亿手下降至2021年的13.17亿手,降幅为3.8%,全球占比从24.7%降至12.43%,降幅为12.3个百分点。而全球商品衍生品同期成交量已经从2018年的60.56亿手增到2021年的105.93亿手,增幅更是高达74.9%。

中国内地能源衍生品成交总量在2020年超越美国后,2021年再度低于美国能源衍生品成交总量。年来,内地上市品种,尤其是能源领域的品种(如LPG等)及工具(期权产品)大幅度扩张,同时内地交易所也在合约及制度的完善上有序稳步推进,提升了市场参与的积极,共同助推内地能源衍生品成交及国际市场占比大幅提升。目前成交量占比略低于美国,但总体保持相当规模。2021年内地能源衍生品总成交7.27亿手,较2020年的9.31亿手增加21.9%,在全球能源衍生品中的成交占比从2020年的29.4%温和下降至26.7%。与此同时,美国能源衍生品成交从2020年的8.22亿手降至2021年的7.48亿手,下降9.1%,但全球占比已经从2020年的26.0%提升至27.4%。

值得关注的是,大商所在农业品、油脂油料、煤炭以及畜产品市场中依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由于大商所上市的塑料产品(包括LLDPE、PP、PVC)在全球其他交易所没有同类产品可比,所以2021年持续以5.39亿手的成交和62.5%的增幅保持塑料市场的龙头地位。

上期所和郑商所则分别在黑色和化工衍生品市场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

[3][全球衍生品市场金融衍生品占比持续上升]

从产品类别来看,2021年全球金融和商品衍生品成交在逐渐打破“二八”格局,金融衍生品成交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占比从2020年的80%上升至83.0%,商品衍生品占比17.0%;金融衍生品中股指和个股成交分别为281.22亿手和137.37亿手,增幅分别高达50.9%和38.1%,占全球总成交的44.9%和21.9%。

4年的成交增长规模及增速来看,金融衍生品均保持双位数以上,按照4年均的年增长规模测算,金融衍生品年增长量为69.35亿手,而商品衍生品年增长量为11.34亿手;按照4年均的年增长率测算,金融衍生品年增长率高达28.6%,商品衍生品年增长率为18.7%。

在2021年157.69亿手的增量中,金融衍生品增加147.74亿手,而印度和巴西成为157.69亿手增量的最直接贡献者,占比高达72.5%。印度和巴西的金融产品成交增长是2021年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巴西和印度的增长主要受到其股指产品成交激增的推动。

在所有商品衍生品排名中,中国内地上市品种在20强中占17席。上期所的螺纹钢、莫斯科布伦特原油、郑商所PTA、甲醇期货以及大商所的豆粕期货位列前五。增量最大的5个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纸浆期货、郑商所的纯碱与硅铁期货、大商所的聚氯乙烯期货、上期所的热轧卷板期货,增幅分别高达247.0%、204.5%、203.9%、203.3%和168.0%,增量分别为0.85亿手、1.40亿手、0.64亿手、1.19亿手和1.38亿手。

2021年新兴市场的高速增长成为推动全球衍生品成交创建历史新高的关键驱动。印度、巴西市场的持续赶超CME集团,核心动力在于其金融产品,特别是股指产品;而中国内地市场的增长主要是受到商品期货成交增加的推动。

综合而言,内地衍生品成交结构与国际市场的格局截然不同,商品衍生品占据了成交量的98%以上份额,金融衍生品占据总成交量的不足2%。与全球衍生品和美国成熟市场以及高速增长的巴西、印度市场成交结构相比,国内金融衍生品增长空间广阔。

从产品丰富程度而言,美国、巴西和印度在股指、外汇、利率上均有自身相关的上市产品,品种丰富,且总体成交量较大,而目前国内金融衍生品上市的品种只有股指(沪深30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上证50股指期货以及2019年年底上市的沪深300股指期权)和国债(2年期、5年期、10年期)两类衍生品,且品种数量有限,仅有8个产品,单一股票外汇衍生品依然存在空白。与之相比,印度、巴西和美国均上市了股指、利率、外汇和单一股票四类金融衍生品且上市品种数量是国内的数倍,其中巴西上市了49个,印度6家交易所上市了54个,美国28家交易所上市了373个(如果将两年未有成交的品种计入数量可达432个),内地金融衍生品领域可上市品种及工具拓展空间广阔。另外,内地金融衍生品上市时间短,总体成交量同美国、巴西、印度相比依然较小,最活跃的沪深300股指期权与期货在全球股指衍生品成交排名仅位列第60和第61位,总量分别为3024万手和2968万手,尽管沪深300股指期权年比增幅高达80.6%。中证500股指期货、上证50股指期货分别以2272万手和1434万手的成交位列第72和第82。同样国内的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在全球利率衍生品排名中分别以1638万手、581万手和260万手的成交位列第37、第50和第59。

综合来看,内地衍生品市场在商品领域已经通过不断丰富产品和优化相关合约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球商品衍生品领域持续保持龙头地位。而金融衍生品也在产品上市和成交规模上不断进行扩张,但是由于品种上市数量有限及上市时间短、尚未对境外投资者开放等相关因素的制约,金融衍生品目前在国际市场影响力有限。相信随着内地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产品不断丰富,市场投资者结构不断完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市场成交结构有望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