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交易中的均衡突破理论——证券及衍生品价格

来源:期货日报 发布:2022-04-25 08:35:42

关于均衡突破理论的概念,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证券及衍生品价格变化符合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二是证券及衍生品价格主要表现为两种状态,即横盘整理、突破横盘的上涨或下跌。横盘整理是量变,突破横盘是质变。三是量变质变的原因是证券及衍生品市场双方的对立统一。这个双方指的是证券交易中的买方与卖方、期权交易中的义务方与权利方、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多头与空头等。四是证券及衍生品价格的均衡与突破符合事物的质变量变规律,是质变量变规律在证券及衍生品市场的具体表现。五是证券及衍生品价格量变引起质变,即从均衡到突破,是其纯粹的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引起的。证券及衍生品价格质变,即突破,是通过质的飞跃形式实现的。这种飞跃是爆发式的飞跃,而不是渐进式的飞跃。六是证券及衍生品价格的均衡状态是相对的,非均衡状态是绝对的。价格密集盘整之后的突破,通常是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波动率是收益率的标准差。我们一般将波动率定义为以年为时间单位的一个标准差的百分比。在期权世界中,我们常常关注的有四种类型的波动率:一是未来波动率,即标的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波动率。比如一个月、两个月,或者是某一标的期权到期日前的这段时间。二是历史波动率,即标的在过去时间里的价格分布。通过观察过去的情况,通过查看大量的历史波动率图表,希望能帮助我们对未来做出更加合理的预测,希望可以更好地确定未来波动率。三是预期波动率。一些研究机构的分析师基于理论模型去预测波动率,提供对未来特定时期内的波动率预测。如果我们可以获得很好的波动率预测,我们没有理由将此工具拒之门外。四是隐含波动率。隐含波动率可以从期权的市场价格推导得出,因此可以将隐含波动率称为市场自身对未来波动率的预测。隐含波动率是市场中所有投资者通过期权交易的买卖报价,对他们认为的未来波动率所达成的共识。

以上四类波动率中,未来波动率、历史波动率以及预期波动率都与标的有关,而隐含波动率则与期权本身有关。

价值规律中的价格与价值在期权波动率交易中表现为:隐含波动率简化看作期权价格,未来波动率简化看作期权价值。这样,期权的交易决策将简化为基于隐含波动率与未来波动率的比较。

投资者会始终关注隐含波动率与未来波动率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无法准确判断未来波动率,交易者会转而根据历史波动率和预期波动率来猜测未来波动率。如何猜测,这里要用到波动率的三个特征:一是序列相关,即没有其他数据时,对后期波动率的最佳预测与前期波动率情况一致;二是均值回归,即给定过去的波动率数据时,对波动率的最佳预测是它会回归到其历史均值附;三是动量效应,即如果波动率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趋势,对未来波动率的最佳预测,就是这一趋势会将延续。

均衡突破理论在期权波动率交易中是适用的。由于波动率本身被定义为收益率的标准差,因此,较小波动率表现出的是价格密集盘整,是量的积累、是渐变、是均衡状态;较大波动率表现出的是突破横盘的上涨或下跌,是质的飞跃、是失衡状态,即突破状态。其中的内在逻辑是买卖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否定之否定,是质量互变。

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历史波动率和预期波动率,运用波动率的特征来猜测未来波动率,即期权的价值,并与期权的价格比较。如果期权的价格高,但实际价值低,那么我们会愿意成为卖方。如果期权价格低,但拥有高价值,那么我们会愿意成为买方,这是所有基于波动率的期权交易策略的基础。(作者单位:青岛贝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